漸進的驗配以及注意事項
2019/2/14 21:40:00
發布時間:
人群的篩選:事實上這是很重要的一點,選擇合適的佩戴者是驗配成功的第一步。年齡(加光度)、性別、職業、屈光狀態、視覺需求、原先矯正方式等因數影響漸進片的接受率。比如年齡,之前遇到一個顧客,73歲了,基本上走路都很吃力了,結果因為沒有正確佩戴而出現了投訴。在加光度方面也是不能太高的,一般控制在300以內。從這個圖片即可以看出,ADD越大,通道寬度越小,那么適應性也就越小。那么理想的佩戴人群是哪些呢? (1)年齡40歲以上,工作及生活中遠用、近用、中距離用眼要求的人群.如:教師、醫生、領導干部。 (2)為像跳、子片分界線、遠近交替視力和中間視力不佳所困擾者。 (3)樂于接受新觀念、喜歡新事物的人士(4)屈光不正狀態:單光 ≤±6.00DS,散光 ≤±2.00DC,垂直屈光參差 ≤±2.00D。 不建議的佩戴人群: (1)曾有屈光度數或鏡架適應困難的人 (2)視覺需求存在上方看近或下方看遠的人(圖書、抄表、高空) (3)雙眼屈光參差等效球鏡超過2D,尤其是垂直子午線差異超過2D的配戴者,避免引起雙眼垂直棱鏡差異 (4)不能隨意移動頭位、坐姿不良、固定體姿等 (5)運動系統障礙、平衡功能不良,如暈車、暈船、內耳功能障礙 (6)存在較大視野需求的人士,如圖紙設計師。驗光數據及采集:漸進片的驗配流程:驗配數據:屈光度,ADD,單眼瞳距,瞳高,鏡架選擇。 調節幅度的驗配方法: (1)、近點測定:患者遮蓋左眼,右眼注視近用視力表0.6視標,將近用視力表由遠至近,直至0.6視標模糊,測定此時近用視力表到眼的距離,此點即為近點,近點距離的倒數為該老視眼的調節幅度。如近點為40cm,調節幅度為1/0.4(米)=+2.50D。有些老視患者辯識不了0.6的標視,可以在眼前預先加+2.00D標準鏡片,再辯認0.6視標,仍將近用視力表從遠拉到近,直至眼睛出現模糊現象,測量此時視力表到眼的距離,用該距離的倒數減去+2.00D,即為調節幅度。例如:一老視者在40cm時,閱讀0.6視標開始模糊,此人調節幅度為1/0.4-(+2.00D)=+0.50D,其近點為1/0.5=2m。 (2)、保留三分之一儲備調節:為了使老視者閱讀、書寫耐久, 配戴舒適,驗光必需保留三分之一儲備調節。上例中調節 幅度為+2.50D,+2.50D×1/3=0.75D,這+0.75D為其儲備調 節力,即可調動的調節力為+2.50D-(+0.75D)=+1.75D (3)、根據習慣或需要的近用距離,計算老視加入度,近用距離的倒度為應使用調節力,減去可調動的調節力,為老視加入度。如上例,閱讀距離為33cm,1/0.33-(+1.75D)=+1.25D ADD的測量:a交叉格子法工具:標準鏡片箱,試鏡架,±0.50DC交 叉圓柱鏡,交叉格子視標(見近用 主覺驗光儀,如圖)方法: 1、遠用屈光不正矯正 2、戴上遠用矯正鏡,遮蓋左眼,右眼前加±0.50D交叉圓柱鏡,負軸在90、正軸在180。辨識工作距離處交叉格子視標,并將試鏡架調為近用瞳距。若交叉格子視標橫線清晰,說明患者有老視。在試鏡架中加入正球鏡片,由淺到深,逐漸更換正球鏡片的度數,直至交叉格子視標中橫線、豎線同等清晰。b經 驗 法工具:標準鏡片箱、試鏡架、近用視力表方法: (1)、運用屈光矯正 (2)、經驗法計算加入度:(年齡-30)×0.1=加入度(60歲以上按60歲計算)例:正視眼53歲,老視是多少度?(53-30)×0.1= +2.25D。 鏡架的選擇: (1)鏡架要牢固,不容易變形,避免無框架 (2)鏡架的垂直高度必須足夠,以保證足夠的有效可視區域 (3)鏡圈的形狀一定要合適,最好選擇橢圓形或小方框的鏡架 (4)鏡架的中心距離應接近配鏡者的瞳距 (5)鏡架的可調整性,以便隨時調整鏡架要,選擇活動鼻托鏡架的調整。 只要驗配規范,配戴者經過一段合理的適應期(1到2周)之后,往往都能較好的適應。但是也有些人在正常的適應期內仍未能適應,或者曾經適應現在不適應。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,要分析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,綜合進行處理。
最新文章
- 2019-02-14 漸進鏡有效視寬最大化的應用技術
- 2019-02-14 漸進的驗配以及注意事項
- 2019-02-14 鏡片鍍膜的要求和作用
- 2019-02-14 TCM鏡片,樹脂鏡片超硬技術的新標桿
- 2019-02-14 配鏡知識
最新文章
- 2019-02-14 漸進鏡有效視寬最大化的應用技術
- 2019-02-14 漸進的驗配以及注意事項
- 2019-02-14 鏡片鍍膜的要求和作用
- 2019-02-14 TCM鏡片,樹脂鏡片超硬技術的新標桿
- 2019-02-14 配鏡知識
Copyright ? 2011 我的網站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:云夢網絡